数据库收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语言相对性原理:理论背景、演变及其含义表述
【出 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CSSCI
2008年第21卷第3期 114-11
【作 者】:
【摘 要】
语言相对性原理,学界通常俗称“沃尔夫假说”。事实上,这是一种描写性公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它反映的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根据人类语言的多样性而揭示出的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几十年以来,世界学界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理论及其所反映的思想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和解释,足见其意义的深远。从人类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该原理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演变有其历史必要性。
相关热词搜索: 语言相对性原理 鲍阿斯传统 语言与思维 语言世界观 认知移用 the principle of linguistic relati
上一篇:《汉唐藩属体制研究》评介
下一篇:整体史观视角下的美国“环岛屿防务链”